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2221nam0 2200337 450
- 010 __ |a 978-7-03-074136-3 |d CNY138.00
- 100 __ |a 20230925d2023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地方感 |A di fang gan |e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f (英) 彼特·戴维斯著 |g 龚世扬, 麦西译
- 210 __ |a 北京 |c 科学出版社 |d 2023.08
- 215 __ |a xiv, 339页 |c 图 |d 24cm
- 300 __ |a 本书出版得到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 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资助
- 314 __ |a 彼特·戴维斯 (Peter Davis),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博物馆学专业荣休教授, 历任该校考古学系主任、艺术与文化学院院长, 曾兼任瑞典哥德堡大学博物馆学客座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自然历史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博物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与环境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 以及生态博物馆、遗产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等。龚世扬, 考古学博士,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 曾任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建设者。麦西, 民族学硕士, 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 330 __ |a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环境和社区的概念, 然后描述了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源起和发展, 另用新的章节专门介绍了其定义和特征。第二部分通过法国, 英国、北美和澳大利亚 (将英语世界国家汇集一起),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章节, 来描述和反映生态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的实践; 另用一个新章节来探讨生态博物馆在亚洲的发展。第三部分回顾了之前描述的生态博物馆实践, 并着重分析生态博物馆在文化景观、非物质遗产、可持续旅游、人权、身份认同和资本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
- 500 10 |a Ecomuseums : a sense of place |A Ecomuseums : A Sense Of Place |m Chinese
- 517 1_ |a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A sheng tai bo wu guan de li lun yu shi jian yan jiu
- 606 0_ |a 生态环境 |A sheng tai huan jing |x 博物馆 |x 研究
- 701 _1 |a 戴维斯 |A dai wei si |g (Davis, Peter) |4 著
- 702 _0 |a 龚世扬 |A gong shi yang |4 译
- 702 _0 |a 麦西 |A mai xi |4 译
- 801 _0 |a CN |b 湖北三新 |c 20230925
- 905 __ |a JCIL |d X32/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