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0
- 题名/责任者:
- 刑法学的向度:行为无价值论的深层追问/周光权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03
- ISBN及定价:
- 978-7-300-29049-2 精装/CNY118.00
- 载体形态项:
- 317页, [1] 叶图版:彩图;24cm
- 并列正题名:
- Direction of criminal law
- 其它题名:
- 行为无价值论的深层追问
- 丛编项:
-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周光权刑法学研究系列
- 个人责任者:
- 周光权 著
- 学科主题:
- 刑法-研究
- 中图法分类号:
- D914.04
- 中图法分类号:
- D924.01
- 一般附注:
-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 相关题名附注:
- 英文并列题名取自封面
- 责任者附注:
- 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 现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页307-311) 和索引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内容: 为了保护个人的人身、财产权利, 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重大法益, 刑法就必须维护定着于社会的大量行为规范。犯罪是违反行为规范, 进而造成法益侵害的行为; 刑法的真实用意是通过难以察觉的权力运作来证实规范的有效性和不可侵犯性, 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参与一种有秩序的生活, 并把个人塑造成规范意识主体。增强公众的刑法规范认同感, 从规范违反说出发建构犯罪论和惩罚理论, 是当前中国刑法学的基本向度。根据 (旨在保护法益的) 规范违反说, 作为惩罚对象的人必须是规范意识主体; 作为惩罚前提的犯罪论体系必须同时结合规范违反和法益侵害来建立; 惩罚正当性必须从对行为规范有效性的证明中获得。本书围绕“规范意识主体”“行为规范违反说”“规范确认”等范畴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刑法思想体系。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D924.01/8.6/2 | A1591733 | ![]() |
可借 | *社科借阅室(一)(逸夫馆) | |
D924.01/8.6/2 | A1591734 | ![]() |
可借 | *社科借阅室(一)(逸夫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