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3

题名/责任者: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主编吴怀祺 牛润珍, 吴海兰, 何晓涛著
出版发行项: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9
ISBN及定价:
978-7-211-07808-0 精装/CNY89.00
载体形态项:
385页;25cm
个人责任者:
吴怀祺 主编
个人次要责任者:
牛润珍
个人次要责任者:
吴海兰
个人次要责任者:
何晓涛
学科主题:
史学思想-中国
学科主题:
史学思想-中国-隋唐时代
中图法分类号:
K092
一般附注: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责任者附注:
牛润珍, 河北成安人, 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韩国明知大学客座教授。吴海兰, 湖北麻城人, 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何晓涛, 浙江新昌人, 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思想史, 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副总编辑。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384-385页)
提要文摘附注:
隋唐时期史学思想的历史借鉴思想把对历史盛衰的总结, 提高到一新的水平。格局上, 唐朝把历史总结、编修史书, 作为朝廷、政府的行为确立下来, 设立史馆大规模修史, 显示开阔的历史眼光; 史书编撰主体上, 官修与私修相结合; 影响上, 历史总结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相当大的效应。唐朝是历史盛衰总结思想、历史借鉴思想发展充分的时期。历史大总结与经学大总结联系在一起。韩愈、柳宗元等思想家在对待佛教、道教的态度上具有二重性, 其史学思想极具有时代特性, 并隐示了宋代理学在历史思想方面的走向。儒释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的学术趋势对史学思想史的发展, 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使用对象附注:
史学爱好者、学者以及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K092/7.7/3 A1402597   密集书库—逸夫馆(暂不借阅) MJYFG 96-B-7-2     可借 密集书库—逸夫馆(暂不借阅)
K092/7.7/3 A1402598   *社科借阅室(一)(逸夫馆)     可借 *社科借阅室(一)(逸夫馆)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