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已编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6
- 题名/责任者:
- 历代将军印精粹/沈乐平编
- 出版发行项:
-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03
- ISBN及定价:
- 978-7-5479-2806-6 精装/CNY108.00
- 载体形态项:
- 2册;26cm
- 个人责任者:
- 沈乐平 编
- 学科主题:
- 汉字-印谱-中国-古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J292.42
- 提要文摘附注:
- 该图书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沈乐平先生编选的《历代将军印精粹》,书中收录汉魏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将军印风格的玺印四百余件,全书按照将军印的字数进行编排,书末附录单字笔画索引,以便于读者查找使用。为更加方便读者临荤使用另附反文印一册,全书编选严谨,适合篆刻学习者参考研习。在中国印章艺术史上,印章之分类方式有多种:以时代区分之,如“秦印”“汉印”;以材质区分之,如“铜印”“玉印”;以制造方式区分之,如“凿印”“铸印”等等。但仅以某一官名命名,便已代表了某一时期、某一风格之类型者,或唯有“将军印”。先秦时期已有将军制度,汉代细化、规范了将军等级制度,有按所统帅兵种命名的“强弩将军”,亦有以征伐对象命名的“破羌将军”等,还有以行军目的地或表彰功绩等命名的”将军”,其种类达四十余种。至魏晋南北朝,各地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将军”等武官名号愈发繁复,数量急剧增加。由于多数将军之任命为战事急迫而临时拜任,其印章多以凿刻而成,仓促而作自然不及精心铸造者工稳细致,但正因如此,其线条兼工带写,章法错落跳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面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造就了将军印在篆刻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将军印多为凿刻而成,不计细节,笔画纵横恣肆具有写意性,深受当代印人的青睐。
- 使用对象附注:
- 汉字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J292.42/7.15/A | A1568572 | 下 | ![]() |
可借 | *美术借阅室(一)(逸夫馆) |
J292.42/7.15/A | A1568574 | 下 | ![]() |
可借 | *美术借阅室(一)(逸夫馆) |
J292.42/7.15/A | A1568571 | 上 | ![]() |
可借 | *美术借阅室(一)(逸夫馆) |
J292.42/7.15/A | A1568573 | 上 | ![]() |
可借 | *美术借阅室(二)(逸夫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