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责任者:
- 批判理论的旅行:在审美与社会之间/赵勇, (美) 塞缪尔·韦伯主编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06
- ISBN及定价:
- 978-7-301-33032-6/CNY118.00
- 载体形态项:
- 471页;23cm
- 其它题名:
- 在审美与社会之间
- 丛编项:
- 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丛书
- 个人责任者:
- 赵勇, 1963- 主编
- 个人责任者:
- 韦伯 (Weber, Samuel), 1940- 主编
- 学科主题:
- 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理论-文集
- 中图法分类号:
- B089.1-53
- 一般附注:
-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 责任者附注:
- 赵勇,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塞缪尔·韦伯, 美国西北大学德语系、比较文学系教授。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是一本围绕“批判理论“的专题论文集。“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在1930年代提出的理论主张, 亦是该学派第一代成员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洛文塔尔、本雅明等人奉行的指导思想。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译脉, 该学派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欧洲、发达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兴盛的美国进行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批判, 广泛涉及人的生存与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合理化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 “批判理论”开始了它的“旅行”, 其思想不仅向欧洲各国、北美和东亚菱延, 而且广泛渗透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思想、符号学和语言学理论、文化研究等。与此同时, 批判理论也成为影响汉语学界哲学、社会学、美学、文艺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资源。2019年9月,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以“审美、社会与批判理论的旅行”为题, 召开了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内外一批优秀学者提交论文并在审美与社会之间, 对批判理论本身、重要的批判理论家、批判理论与其他理论家的互动、批判理论的中国之旅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本书将在这些论文中精选出译批优秀之作, 形成一本专题论集。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 条码号 | 年卷期 | 馆藏地 | 书刊状态 | 还书位置 |
B089.1-53/9.9 | A1552567 | ![]() |
可借 | 智能书柜 | |
B089.1-53/9.9 | A1552568 | ![]() |
可借 | *社科借阅室(一)(逸夫馆) |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